天辰是什么平台_黄岳:基建板块投资价值解析,
大家下午好!1月21日和大家来聊一下基建板块的投资逻辑。
基建应该说是今年少数的几个表现还不错的板块。今年以来,绝大多数指数尤其是去年的热门赛道调整幅度都很大,基建算是为数不多的贡献了正收益的板块之一。
关于基建,我和大家聊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点,我们正好有一只基建ETF(159619)在发行,1月21日我会借此机会把基建整体的业务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二点,重点和大家聊一下为什么当前时点我们非常看好基建板块的投资机会。第三点,介绍一下整个基建板块的投资逻辑。
一提到基建,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修路建桥。确实没错,但是其实整个基建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首先从修路建桥的角度来讲,它里边包括了像公路、铁路、桥梁,还涉及到航空,都属于整个大的交通基建的范畴。其次,市政里边也有很多基建工程,包括一些公共设施比如大型场馆、活动场所、城市轨交等等,还有涉及城市内部的民生能源保障类建设比如电力、热力、燃气的供应,还有水生产以及供应,这都是城市内部的基建范畴。另外,城市更新未来几年应该说是比较大的机会。之前的基建主要还是靠修路建桥推动的,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除了房地产投资,其他的主要就是修路建桥等基建项目。再往后几年,城市更新的项目数量可能会比较多,这都是市政类的一些基建项目。
除了上述这些大家很容易想到的基建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行业类的基建项目,比如说能源类的,包括油气开发、储存以及整个油气传输的管线;涉及到电力的电网端的建设,包括电力生产输送,比如最近比较火的特高压,其实都和基建板块有很大的关系。另外还有水利等等。这大概是基建的整体范畴。
基建板块从2015年上一波大牛市一直到2021年的上半年,应该说是经历了非常漫长的熊市。我们如果看基建投资的话,上一个高点还在2016年左右,之后整个基建投资额是逐年下降的,这和我国的整个经济增长的方向以及内部结构有很大的关系。上一轮的大开大合的以地产和基建为代表的投资,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时代,客观来讲确实是已经过去了。再往后看,整个发力点还是在制造业,希望通过制造业强国。尤其是一些高新技术,包括半导体、先进的军事装备,包括新能源中上游的电池、储能、发电等等。
其实从2016年以来,基建的增速一直在走下坡路,股价在2015年年底的时候见顶,到2021年的年底的时候见底,客观来讲整整跌了五六年的时间。所以,现在市场对基建的关注度其实已经非常低了,毕竟经历了五年的熊市,机构里边还在覆盖这个板块的研究人员也不多了。
为什么当前时点我们提示基建板块的投资机会?GDP的三驾马车主要是消费、投资以及出口。今年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去年12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包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通稿里边“稳”字大概出现了20多次,可见整个稳增长的压力是很大的。另外,从去年12月份政治局会议包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整体的定调来讲,我们其实能够看到今年尤其是“二十大”以前,对于整个经济增长的诉求还是非常强烈的。也就是说,去年大家看经济数据同比增速好像感觉都还挺快的,百分之十几,全年GDP增速8%。但这里边我们要考虑到2020年由于疫情的原因本身是一个低基数。我们如果把2020年、2021年两年的同比增长和2019年相比,就会发现整个2021年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讲压力还是挺大的。2021年尤其是下半年,大多数行业可能都或多或少能感受到一些压力。
最近几年,我们一直在讲经济结构性的调整以及跨周期调控要重点着眼于未来的经济增长动能,不能再走过去的一些刺激经济的老路。所以,去年四季度市场上对于2022年的经济增长到底有没有要求,其实是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的。但是,从去年12月政治局会议包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之后,我们就发现,目前市场普遍的预期,包括我们从上至下对于今年经济增长的诉求都是存在的,而且诉求非常强烈。包括近期国信办经济数据的新闻发布会上,央行相关领导的表态是非常坚决,而且使用了很多很形象的字眼,比如说“哀莫大于心死”、 “一年之计在于春”,要在今年早期的时候就把很多的手段都使用上,这样才能够挽救或者说是稳住整个市场的信心。所以,整个今年一季度,我们预计稳增长的相关措施会陆续出台,而且力度相对来说会非常大。
客观来讲,一季度是今年经济增长压力最大的一个季度。因为2021年一季度的增长是比较快的,从同比增速的角度来讲有一个高基数的效应。而且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内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房地产,房地产去年全年一直维持下行,而且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呈现加速下行状态。比如拿地数据等地产的领先指标,从去年七月份以来出现了非常快速和大幅地下行。去年四季度整个开工的数据也是比较差的。得益于去年四季度保竣工的相关政策,竣工相对来说好一些,但这个好指的也只是它的下行速度没有开工和拿地这些数据下得那么快。从信用端来看,去年四季度个人住房贷款已经出现了一些边际的改善,不管是从审批的时间上,还是从个人房贷的额度上其实已经得到了比较大的扭转。11月份的个人长期贷款里边大多数都是房屋贷款,增速也还可以。但是12月份个人房贷数据其实不是很乐观。也就是说,虽然个人信贷端的政策已经有所改善,但是个人居民加杠杆的需求其实不足。
所以,一季度整个经济增长的压力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2021年一季度高基数之下今年本身一季度增长压力就很大。另外一方面,我们从消费、投资和进出口三个角度去分析。
消费本身不是一个能够立竿见影通过行政手段就爆发的经济增长点,因为消费本身是长期的变量。而且消费的决定因素其实主要是收入,尤其是中低收入段的人群收入改善的能力。但是收入本身是个慢变量,很难在短期内把居民的收入水平提上去。同时还要考虑疫情的影响,尤其是今年一季度前面几个月受到疫情的负面影响,个别城市还采取了一些比较严格的管控措施,这对于消费不可避免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今年元旦期间的出行和消费数据相比去年同期就有很大的下滑。如果按照这个推断,整个一季度的消费压力比较大,并且也很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再看出口,从2020年以来我国的出口增速非常快,这里边有几个原因,一个是海外经济放水刺激了一些需求,另一方面从从供应端来看,由于我们国内疫情控制较好,所以国内的供应链率先改善,在全球的供应链受到疫情负面冲击的时候,我们能保障供应,所以在出口端维持了两年的高增速。具体到2022年,目前来看,一方面海外的疫情正在逐渐边际改善,我们在供应端的优势可能上半年还能维持,但是到下半年可能这种优势就不明显了。另一方面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转向,从全球总需求的角度来讲可能也会出现边际下滑。所以,我们的出口在一季度可能仍然能够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但是要想进一步增长可能比较难,下半年可能会出现一些压力。
所以,一季度稳增长主要体现在投资端。投资端其实主要就是几个方面——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事实上,国内的制造业投资从2020年以来连续经历了两年的大幅扩张,今年一季度也有望维持在高位,但是想让它进一步增长难度也比较大。房地产投资一季度是比较确定的会出现大幅下滑。因为我们从一些领先指标,比如拿地数据、居民购房需求、居民加杠杆程度来看,一季度房地产下行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在这种情况下,一季度如果要稳增长必须要靠基建发力。所以基建在一季度的确定性相对来说是非常高的。
从资金来源来看,基建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资金。如果看它的细项,大概三分之二是来源于地方政府的自筹资金,三分之一来源于预算内安排的财政资金,预算内的资金和银行贷款相对来说今年问题是不会太大,主要是看地方政府自筹资金这一块到底能有多大的资金力度。地方政府自筹资金主要是两大类资金,一类是政府性基金;另一类是专项债,这两类资金构成了地方政府的主要资金来源。政府性基金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土地出让金,也就是卖地的收入,另外一部分是城投债等。
大家都知道今年基建一定要发力,主要的分歧在于,第一是基建今年到底能有多高的增长;第二,整个基建今年的节奏到底是怎么样的。所以我们接下来就重点探讨这两个问题,一个是节奏的问题,还有一个是资金的问题。
目前市场上有一部分投资者认为,今年基建虽然要扩张,但是扩张幅度是有限,因为资金来源可能没有太大的增量。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就先要了解一下整个2021年为什么基建的增速很慢。
2021年相对来说基建是不给力的,这里边主要是有几个原因:一个是2021年上半年的时候基建资金的主要来源专项债实施了穿透式监管。还有一个就是下半年的隐形债务化解,包括银保监会非标领域发的15号文,应该说是隐形债务继续严管,包括一些地方财政收入比较高的城市,都已经提出了隐形债务清零的目标,要求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另外就是违规隐形债责任的追究方式不变,必须要终身问责,而且倒查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去年的基建项目尤其是一些专项债项目相对来说报的比较少。
另外一块,从专项债资金来源的角度来看,去年专项债发行节奏是非常慢的,大概四分之三的专项债务都是在去年四季度的时候发行的。这个也有几个原因,一个是财政部在管理专项债的时候要求比较高,因为专项债本质上还是要还本付息的,所以财政部在筛选项目的时候,要求项目必须要具备盈利能力,而且盈利能力的现金流要与专项债的还款周期能够匹配。所以在这种比较严格的要求之下,又叠加去年地方隐形债务的管控,以及对于责任的追究,包括去年又恰好面临整个地方政府换届,所以相对来说去年的项目安排就比较少。从资金的层面,本身去年专项债发行后置,所以去年整个基建增长比较慢。
但是今年就恰恰相反,去年的专项债后置之后,导致去年的专项债有大量项目的结余资金能够结转到今年,体量大概可能是1.4万亿左右。今年整个专项债又前置发行,而专项债里边一个重要的投向就是基建,应该说今年上半年基建的“子弹”是非常充裕的。今年年初提前下达的专项债可能也差不多是1.4万亿这样的一个体量规模,所以这两块叠加起来就会造成今年整个一季度基建的“子弹”非常充裕。
还有部分研究基建的投资者担心,因为我刚才也提到基建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几块,大概六分之一左右是财政的预算内资金,大家可能担心今年的财政收入会不会有压力。这个我觉得不用太担心,其实预算内的资金一般安排下去之后顶多是支出节奏的问题。而且我们历史上看下来,一般公共预算的支出相对来说要到二季度左右才会开始发力,但是这个资金来源只要定下来之后其实是不愁的。第二块是国内的贷款,大概占六分之一左右,这个款也完全不用愁。因为今年的货币政策包括信用政策至少在上半年是相对宽裕的。而且近期央行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说,有意愿把整个的信用扩张快速地释放出去。近期“麻辣粉”降了、七天逆回购的利率也降了、五年期LPR已经降了5BP、一年期LPR降了10BP……其实都是非常积极的货币政策和信用政策。
所以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其实今年一月份整个银行开门红的社融口径下的信用压力非常大,贷款压力也非常大。现在对于银行来讲,不是没有贷款指标,而是贷款指标的压力很大,但是它找不到资产。现在虽然地产从货币和信用的层面给到了比较大的纠偏,尤其是个人房贷相对来说支持的力度是比较大的。但是在地产公司融资这一端,还没有出现大幅的放松。毕竟地产是承载信贷的主要的产业链。制造业相对来说投资的意愿又不足,包括大家可以看11月和12月的信贷数据里面,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增长是比较慢的,说明需求端没有太多的需求。相对而言,基建资金对于银行来说还算是属于比较优质的资产,所以银行可能也比较愿意去放信贷的贷款,所以这来源不用太过于担心。
那么,目前主要的压力在哪里?在于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的收入,这里边和整个地产的下行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这块其实是很多投资者担心今年基建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觉得土地出让的收入没有那么多了,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会不会打折扣?地产端我们其实一季度也是比较看好的。包括大家看股价其实也能反映出来,一系列的纠偏政策正在实行,所以地产很有可能今年是前低后高,上半年确实客观来讲整个土地出让的压力会大一些,但是下半年整个地产端如果出现一些改善,这块的资金来源也能够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在一季度和上半年,这块资金来源不是主要的矛盾,主要矛盾还是专项债。专项债去年后置发行,包括去年结转的资金体量是非常大的。今年一季度又前置发行,整个前置发行的资金体量也很大。所以今年一季度和上半年其实不用担心整个基建的资金来源,“弹药”应该说是非常充足的。
从项目端来看,去年制约基建扩张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没有找到好的项目,或者说没有那么多合适的项目,所以导致基建增速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快。但是今年项目端应该不会造成太大制约,因为其实去年下半年开始就一直在考虑今年的经济压力到底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对冲,所以基建本身就是一个最主要的选项。因为基建相比其他领域,从整个的资金端到应用端基本都是可控的。资金端主要就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资金,以政府的投资行为为主,当然也希望通过政府的资本金去撬动一些社会性的资金,但整体来讲还是政府主导的。
其实从去年下半年就一直在部署今年的一些基建项目的任务。比如说发改委去年七月份就已经提前部署了今年专项债项目的一些前期工作,从过去几年基建发力的历史上来看,应该说这次是提前部署时间最长的,之前的几个基建大年一般也就是提前两三个月部署。像今年这种提前半年就已经开始部署的情况,历史上是很少见的,可见准备工作是非常充分的。
另外一方面,从整个的资金端,财政部的专项债这一块,去年下半年财政部也出台了项目资金的绩效管理办法,对整个项目资金的执行进度包括绩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说白了,资金安排到位了之后,“子弹”到位了之后,必须要尽快的形成实物工作量,否则对于整个的考核、绩效可能就会蒙受比较大的压力。
另外,还提出了专项债用途调整的常态化,这样就会导致某一些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一些准备不充分,或者项目条件不成熟的情况,可以及时通过专项债资金用途的一些变更,去调整到其他一些已经准备工作比较充分的项目上面去,在专项债的使用上能够更加灵活。所以这样看下来,应该说今年一季度和上半年本身“子弹”很充足,项目准备也比较充分,所以我们的预计是今年的一季度和上半年很有可能会看到整个基建项目的井喷,它整个向上的斜率可能是会非常快的。这可能是今年基建板块最大的一个投资机会。
2022年相比2021年总量肯定是会大幅提升的,毋庸置疑。因为我们毕竟从资金来源的角度有去年专项债的结转资金,还有今年专项债的前置发行,资金端都是比较给力的。从政策端,今年也有稳增长的一些诉求,所以相比去年肯定是大幅提升的。但提升的幅度究竟有多少?客观来讲,确实还是要看一些资金的限制层面或者说短板的层面,比如说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的收入,还有就是整个地方政府隐形债务的管控力度,这两方面客观来讲可能会制约今年基建的总量。但是从结构和节奏的角度来讲,今年一季度和上半年整个增长速度会非常快,因为今年大概率是会基建前置的。
客观来讲,一季度出口和制造业有可能是维持高位,但是想要增长也很难。消费端的压力比较大,地产端的压力非常之大。所以一季度稳增长的压力就只能压在基建这一块,很有可能会把“子弹”在一季度打出去。所以今年整个一季度基建板块的投资机会应该说是最大的,而且基建是我们目前看起来一季度少有的确定性比较强的板块。
我们再看这个板块的估值水平,应该说由于已经经历了2015年以来连续很多年的熊市,所以基建板块整体的估值水平也已经到了历史的低位。所以,目前不论是从价值的角度还是从周期的角度,应该说都是配置基建板块的一个比较好的时点。而且我们目前看下来,机构资金在基建板块的配置力度还是比较弱的,毕竟基建板块已经熊市这么多年了,很多机构也觉得这是一个传统行业没有太大的增长潜力。并且,基建板块目前研究力量的覆盖度可能相对来说也比较低。所以从全部A股的角度,机构对于基建板块基本都是低配的。如果在今年上半年业绩增长的确定性比较强的情况下,其实也会有也是比较多的潜在增量资金。
大家可以看一下,今年年初以来,整个指数层面的市场表现是比较差的。整个创业板的跌幅大概是八个点,同期上证50的跌幅大概是跌了不到两个点,沪深300的跌幅大概是三个点。很多景气赛道比如新能源跌幅可能差不多都有十个点了。再来看看公募基金整体的水平。今年年初截止到1月11号,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概是跌了5.7%。从这个数据大家就可以看到,整个机构在一些赛道板块的持仓集中度已经非常高了。所以我们从资金流转的角度,如果没有增量资金,仅仅从机构调仓的角度来讲,其实基建板块应该说也能够有望获得一些增量资金。因为大家可以看到,今年以来赛道板块的表现是比较差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如果是机构,你的选择要么就是坚守,长期看好就坚守。但是还有一种选择就是短期调仓一些今年稳增长的板块,因为毕竟稳增长是今年上半年最主要的一条主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我们看今年一月份整个公募基金的发行情况应该说不是很理想。但是整个存量资金的切换应该说是驱动了去年12月份以来整个基建板块的行情,我们再往后看这种趋势很有可能会继续延续下去,因为毕竟整个基建板块今年的增长潜力是比较大的。
客观来讲,目前整个基建板块的配置,其实我们了解下来,主要是两类,一类是从价值的角度,包括股息率、估值水平也达到历史低位了。所以从深度价值的角度,它们觉得目前买基建板块起码是没有太大的风险,安全边际是比较高的。还有一类机构是真正深入研究基建板块的,从周期板块的角度进行投资。因为周期板块本身就是要去抓住周期的一些拐点,一般都是业绩比较差的时候去买,抓住整个周期性的一些拐点。业绩真正开始释放出来的时候,反而有可能要到一个卖点了,这个也是历史上周期板块整体的风格,所以周期板块都是左侧布局。
很多人会说,基建板块去年年报的业绩好像也不咋地,今年一季报能有多少的预期呢?今年一季报的业绩也不一定很好。但是其实对于周期板块来说,股价一般都是领先它的业绩周期的。从业绩的角度来讲现在还是左侧,因为年报的数据不一定会很好,一季报我们认为会有大幅的改善,但是目前毕竟还看不到。而且本身从基建板块同步指标的角度来讲,它也不像消费、零售板块,可以有一些月度或者周频的指标能够去跟踪监测。如果我们看基建的高频数据的话,比如看一些项目申报的情况,包括挖机的销量,其实12月的数据也并不是很好。所以目前客观来讲是在基本面的左侧,但是从预期的角度来讲,已经远远不是左侧了。其实预期真正的拐点是去年12月份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过这两个重要的会议,其实我们很明确今年是有稳增长的需求的。
我们再拆解下来,今年稳增长需求的发力点在哪里?一季度来看,只能是在基建,另外就是地产尽可能减缓它整个下行的趋势,应该说地产和基建是今年一季度重点的发力点。但是地产的目标是让它下滑的增速不要那么快。而基建毫无疑问是要贡献正的增长,而且贡献得越多越好。我们从整个的资金端和项目端也都进行了非常充分地准备,所以整个一季度的基建大概率是A股确定性最强的看点。
很多投资者又会担心了,一月份整个A股表现都已经这样了,今年A股是不是要熊市了?这里边我们就要看整个A股的长期走势,我们看领先指标,就看整个社融存量的同比增速。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其实代表整个社会层面的一种信用扩张,社融存量同比增速的拐点往往领先经济的拐点大概半年左右。我们看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如果我们把信用作为经济的一种水,这种水的增速的低点大概在去年的9月份、10月份左右。去年9月份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大概是10%,10月份的数据大概是10.1%,有边际的小幅的改善,12月的数据大概是10.3%。这里边其实去年11月、12月还有客观的情况,就是本身银行很不愿意在年底的时候去放贷款,因为年底放贷款,它在当年是没有办法获得收益的,但是反而又要占用它当年的风险指标。所以从银行经营的角度来讲,其实是没有意愿在年底的时候放贷款的。但是银行往往喜欢做开门红,一般都喜欢在一季度的时候放贷款。尤其今年一季度整个稳增长的压力又这么大,包括今年大家看从货币政策端和信用政策端都出现了非常明显的政策上的力度,以及政策上的意愿,我们从领导讲话的角度也能够看到这种意愿。所以今年的一季度大概率是信用的大幅扩张,我们很有可能会在一季度看到整个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以一个比较高的斜率出现大幅的改善。
历史上来看,在信用扩张的阶段,也就是社融上行的阶段,A股是没有出现过熊市的。从有社融增长这个指标以来,我们历史上看社融扩张的阶段,起码你看上证综指是没有出现过熊市的,而且一般都是以上行为主。当然,有可能是在社融扩张的时候A股先涨了一波,但是可能涨得太多了,后面可能会有大幅的下跌,这个是存在的。但是看整个社融扩张的周期,尤其是在社融扩张的初期,起码上证综指的角度是没有出现过熊市的。创业板或者成长板块不好说,但是上证综指的角度起码历史上是没有出现过熊市的。所以,整体来讲,我们对今年一季度和上半年A股的表现是不悲观的。虽然同步的一些指标,经济的一些指标可能还在下行,但是领先的指标,信用的指标已经开始上行了。所以,从社融对经济的领先性来看,今年经济的低点有可能会出现在一季度、二季度左右,也就是说,有可能出现在二季度初,大概这样的一个时点上。再往后看,二季度很有可能企业经营层面会出现大幅的改善,很可能就量价齐升了,目前更多的还是在估值层面的一些博弈。
在A股不悲观的情况下,势必可能会出现,第一,有没有增量资金?第二,存量资金结构上如何调整?
首先,假设我们悲观一点不考虑增量资金。即使是存量资金的调整,我们看整个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的表现,能够看到机构在赛道板块的仓位是高配的。而今年整个一季度的投资主线很有可能会切换为稳增长,即使是存量博弈,势必也会有一些配置到稳增长的资金,从而驱动一波潜在的预期行情。当然它的幅度可能就要看整个资金切换的力度,但是方向上来讲我们还是比较乐观。另外一方面,如果有增量资金,增量资金来源于哪里?来源于整个信贷扩张之后,势必会有一些资金可能会提振股市的预期。包括大家可以看2020年整个社融大幅扩张的时候,其实股市的表现也很好。如果考虑增量资金,我们可能要看春节之后整个公募资金发行的一些情况,包括其他的一些渠道资金流入的情况。如果有增量资金,说白了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可能整个A股表现都不错,那么对基建板块作为确定性比较强的一个板块之一,大概率也不错。所以,我们站在当前的时点是比较看好基建板块的。
从一些高频指标来看,有一个全国的项目申报的平台叫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这个平台上12月份有一些基建相关的分支领域整个项目的上报力度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增长。当然,我们一季度可以继续去跟踪这样一个高频指标。
应该说目前基建板块还是在基本面的左侧,而已经到了预期的右侧。所以目前其实无非就是你信不信稳增长,我个人还是非常相信稳增长的,因为我相信这届政府。其实大家可以看到,这届政府主要的特点就是它的调控力度非常强,调控能力也非常强,凡是它承诺的事情基本没有办不成的,包括房住不炒,包括对于整个互联网/教育/医药的一些限制和控制,之前大家可能都有疑虑,但是最后你发现都落地了。包括供给侧改革,大家之前也有各种各样的质疑,但是最后发现都落地了。所以在这个角度我觉得还是要相信我们的政府完全有能力去稳定今年整个的经济增长,而稳增长的主要抓手就是基建,因为其他几个领域要么是很难立竿见影,要么是存在比较大的压力。
基建其实最好布局的时点可能就是一季度,因为一季度很有可能会出现比较大的斜率。一季度整个基建的增长预测很有可能达到8%以上。客观来讲,整个基建板块的估值水平又已经在历史低位了,而且熊市都已经熊了五年多了,资金本身也有高低切换的一些需求在里面。所以从各个方面来讲,我们当前这个时点还是比较看好基建板块的投资机会。
其实这个板块可能比较像去年的周期股,去年的钢铁、煤炭也是一季度先是估值修复。尤其是钢铁,去年一季度开始说碳中和、碳达峰,钢铁要限产,大家也是不信,先估值修复涨了一波,限产的预期涨了一波,涨完之后大家就都不信,后面就一直震荡调整。最后到七八月份的时候整个期货涨起来了,业绩也放出来了。中报大家发现业绩怎么这么好,开始相信了,就开始加速上涨,最后反而见顶了。今年基建也很有可能会是这样的一个节奏。所以布局的时点我觉得更多的要看预期的拐点,而不要看业绩的拐点。因为周期板块业绩的拐点往往已经是行情起码运行到中间的位置了。后面业绩释放之后,比如说行情起来了,很有可能就加速上行。这个阶段再去配置,我觉得可能风险也比较大,而且波动率也会比较大。现在相对来说可能还是一个比较舒服的配置时点,本身波动率也还没有起来,也不太会出现逼空的行情。直接不扭头的涨上去我觉得也比较难,因为现在市场还存在一些分析。但是我个人认为预期的拐点已经出现,就是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增长。而且高频的数据跟踪下来,包括从整个资金来源等方面,去年的专项债的结转,今年专项债的前置发行,包括12月份的一些项目的上报,其实都能够得到验证。
总结一下,当前时点,我们还是非常看好基建板块的投资机会。主要的逻辑就是今年的稳增长的压力非常大,尤其是一季度稳增长的压力非常大。主要的抓手就是基建。而基建从资金来源的角度来讲,去年大量的专项债资金结转到今年一季度使用,而今年整个专项债的发行又是前置发行,所以今年一季度基建资金的方面“弹药”是非常充足的。
从项目端来看,去年下半年开始,发改委、财政部其实对项目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摸排和储备,所以今年一季度很有可能也会出现项目的快速申报、审批和落地,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包括大家看很多高层领导在讲话的时候,也是提到今年上半年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财政资金要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这里边实物工作量既能够稳增长,又能够带动就业的,其实主要就是基建。
当然,这里边既包括新基建,也包括老基建,新基建可能涉及到能源,还有一些基础设施,比如5G相关的、电网、特高压等等,这可能都是新基建的一些范畴。老基建就是修路建桥,还有化工、城市里边的轨道交通、民生设施、城市更新等等。新老基建我们都很看好,这是今年基建发力的一个主要的抓手。
如果看好基建板块,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去把握基建板块投资机会的投资者,也可以关注我们目前正在发行的基金——基建ETF(认购代码159619),1月25日-1月28日发行。
因为ETF本身就是投资于一揽子的基建类的标的。在基建的标的里边,它的细分的板块又不一样,有一些是专门做能源的,有一些专门做特高压这种能源电网的,有一些又是做化工的,有些是修路建桥的,有些可能是房建,和房地产相关度又比较高,你怎么去选标的?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可能又很难去选中真正受益的标的。所以其实通过ETF这样一揽子股票的方式去布局基建板块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方式。
当然,这里也要向大家提示风险,我们的这个产品是股票型产品,它的风险收益水平较高,所以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自己的资金安排情况,在了解基金相关风险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相应的产品。
1月21日我和大家的分享就到此为止。今年虽然一月以来整个市场的表现比较差,但是我们对于后续整个市场的表现还是非常有信心的。也预祝今年大家都能够取得不错的投资收益。
头图来源:123RF
关键词: 基建投资 盈利能力 公募基金